二、食飯吟會
「食飯會」又稱「食飯吟會」,其設立蓋係鑑於擊鉢聯吟過度靡費,且大正初年正是詩會次數最頻繁時期,深恐中下之家負擔不起,故改以質樸主義,大正10年11月15日《臺灣日日新報》7707號「三社聯合吟會」就已先對「食飯會」的設立作了預告:
既報瀛、桃、竹三社聯合擊鉢吟會,此回輪值桃社……次則顏雲年氏代瀛、竹兩社出席者述謝,兼發表瀛社此後當逐月輪流食飯詩會,賞品從儉以符詩人樸而不華之旨。並向一同磋商決議,此後每年在臺北開全島聯合吟會一次,三社聯合吟會一次,惟三社中有希望者,則可隨意於前記一次而外,在其地方開會。他社當勉強多數出席,以期詩教重興云云……
大正10年12月21日《臺灣日日新報》7743號「星社例會」就提到:「瀛社近以節約為主旨,屢開設簡單擊鉢吟會。……」,至於昭和4年9月19日《臺灣日日新報》10569號「瀛社值東重編」也說:「今後每回擬假寺宇或諸公所開催,實行食飯會,以期簡素,但二月花朝紀念會乃公辦云。」可知食飯會的性質偏向「節約」、「簡素」與「簡單小集」,且「賞品從儉以符詩人樸而不華之旨」。然而「瀛社」的「食飯會」始設於何時?終於何時?目前尚無資料可證,至於大正11年3月31日《臺灣日日新報》7843號「編輯賸錄」:提到「基隆顏雲年君來信,言定此來(四月)二日下午二時起,在其大稻埕別邸,招集瀛社中人,開食飯擊鉢吟會,兼議會則暨其他所關一切。[1]」可知原先「食飯會」的成員為「瀛社中人」,後來隨著擊鉢吟會規模擴大,「食飯會」的參加對象開始有社外人士的加入,早期主要成員以「星社」為主,大正10年12月21日《臺灣日日新報》7743號提到:
瀛社近以節約為主旨,屢開設簡單擊鉢吟會。星社社員,亦多加入。為是星社,亦於去十八日下午三時,會場假江山樓,開設擊鉢吟會,招待瀛社員出席。倣瀛社簡單小集主義。……
後來則陸續有「桃園吟社」、「竹社」二社的加入,大正11年10月17日《臺灣日日新報》8043號「瀛社食飯會」:
既報瀛社食飯吟會,去十六日下午二時起,開於大稻埕江山樓旗亭,是日兼為此回受官命派往內地參列湯島祀孔典禮之李種玉、謝汝銓兩氏,壯其行色。……是日合稻艋基隆社外加入者及桃社加入之人,計得出席者五十名……
大正11年10月27日《臺灣日日新報》8053號「墨瀋餘潤」說:
來二十九日下午二時起,將開於江山樓之瀛、桃、竹三社聯合吟會……又聯合吟會翌日,有瀛社食飯吟會,值東張家坤、楊仲佐、李金燦三氏,再招待一同,重催韻事,以續餘歡……[2]
大正11年11月1日《臺灣日日新報》8058號「食飯吟會盛況」提到:
瀛、桃、竹三社聯合吟會翌日,即三十日當日,瀛社食飯吟會值東張家坤、楊仲佐、李金燦三氏值東,更於上午招待一同到圓山公園附近陳朝駿氏別莊午餐,席上顏雲年氏宿附江山樓花榜掄元之小金治,傳臚之碧珠,及椪頭,阿冉四妓。下午二時起,開始擊鉢吟會,……是日賓主出席者尚有五十餘名,極盛散會。
都是伴隨「瀛桃竹三社聯吟」舉行,因此規模較「瀛星聯吟會」更為擴大。後來可能因為社外人士參與者不少,增加主辦單位的負擔,故開始對社外人士收費,大正11年11月15日《臺灣日日新報》8072號「食飯會兼洗塵」就提到:「……瀛社食飯會,此期輪值基隆小鳴吟會為東,即定來十九日曜日,午後正二時,在臺北江山樓,開擊鉢吟。至同午後六時,續開洗塵宴。但社外希望加入者,會費每人二圓,請通示下奎府町一丁目瀛社事務所為盼。」社外人士需繳交會費方得參與。而這一條訊息也透顯出「小鳴吟社」亦在「食飯會」的成員之中。
大正11年9月22日《臺灣日日新報》8018號「墨瀋餘潤」則提出「食飯會」的輪值:「顏吟龍君來函,以所擬瀛社食飯會輪值順序,來商同人,同人均無異議。蓋計有二十番,週而復始,但每月不拘定一回,即二回三回,亦無不可…」由此輪值名單可以一窺「食飯會」成員名單有:謝雪漁、顏雲年、魏潤庵、劉克明、振傳、倪炳煌、郁文、顏笏山、許梓桑、張純甫、高肇藩、洪以南、黃贊鈞、林佛國、黃水沛、歐陽朝煌、林子楨、林摶秋、王自新、德輝、如林、連袍、桂村、衍三、葉鍊金、星五、曹秋圃、黃純青、張家坤、楊仲佐、金燦、陳其春、李碩卿、蘇世昌、賴子清、何誥庭、林問漁;「小鳴吟會」、「星社」[3],「天籟吟社」、「淡北吟社」亦曾參與其中。如果說「中央部擊鉢吟會」的設立促使「瀛社」本身由課題轉為擊鉢,是活動形式轉變的話,則「食飯會」的設立,則是「瀛社」活動規模的「擴大」,從「瀛星聯吟會」到「瀛、竹、桃三社聯吟會」,再到「天籟吟社」及「淡北吟社」的加入,確實有其重要性。
[1] 大正11年9月28日《臺灣日日新報》8024號「墨瀋餘潤」及大正11年10月6日《臺灣日日新報》號「瀛社基隆飯吟會」均提到二次值東者為許梓桑。
[2] 該事另見於大正11年11月1日《臺灣日日新報》8058號「食飯吟會盛況」:「瀛、桃、竹三社聯合吟會翌日,即三十日當日,瀛社食飯吟會值東張家坤、楊仲佐、李金燦三氏值東,更於上午招待一同到圓山公園附近陳朝駿氏別莊午餐,席上顏雲年氏宿附江山樓花榜掄元之小金治,傅臚之碧珠,及椪頭,阿冉四妓。下午二時起,開始擊鉢吟會……是日賓主出席者尚有五十餘名,極盛散會。」
[3] 見《臺灣日日新報》5327、6526、6721、8012、8018、8043、8112及10569號〈編輯日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