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取中...

文獻刊物

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文獻刊物 navigate_next 論文 navigate_next 島民、新民與國民──日治臺籍教師劉克明(1884~1967)的同化之道

島民、新民與國民──日治臺籍教師劉克明(1884~1967)的同化之道

點閱次數:115
下載次數:0

出版社: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出版地:臺南市

 

摘要
  本論文以日治時期臺灣籍教師劉克明(1884~1967)為研究對象。他生於清代,受過傳統漢學教育;並於日治時期接受近代教育,畢業後擔任近代學校的臺灣語及漢文科教師。因此,具有漢學素養的劉克明面對日本近代教育中強調的民族建構之立場,即為本文研究重點。文中以劉克明在日治時期的言論、著述、教育實踐以及社會參與為分析對象。筆者認為,具有漢學素養的劉氏,將「臺灣人應與『母國人』同化」、「成為帝國臣民」之途徑視為振興漢學之道。
  論文主幹分為四章。首先於第二章概觀劉克明的生命經歷並分析劉氏詩作特色:思鄉及歸隱之志。接著,在第三章舉出劉克明在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界之貢獻。劉克明本持著希望臺、日交流的理想,長期擔任臺灣語、漢文教師,並撰寫數種語言教材。根據他的語言教材及在《臺灣教育》雜誌的發言得知,認同日本的劉克明,將全體臺灣人視為日本各「種族」的後來者。而與日本「同文」、同屬「儒教文化圈」的臺灣人,有著涵養「日本國民性」的基礎。但仍必須透過「國語」的學習,實踐國民道德精神,才能真正成為帝國臣民。
  第四章,筆者從《臺灣古今談》切入劉克明對臺灣的過去、現在的描述。根據分析,劉克明藉以維繫本島過去與現在的脈絡,即是一條「文治」的脈絡。對於文治的關心,透露劉克明對「維繫一線斯文」的堅持。最末,說明「維繫一線斯文」對劉克明而言真正的動機與意義。前清時期積弊的八股傳統面臨檢討時,劉克明選擇取法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的漢學。藉由取法日本漢學,透過創立詩社、創作漢詩文,作為擴充漢學涵養的實際練習,維繫日治時期臺灣漢文存在的正當性。他對漢學的堅持,一方面反映臺灣漢學受日本明治維新變革後的漢學之影響,一方面也彰顯古典詩社延續聯吟傳統的責任。然而,「文化上『種族』融合」的同化之道,卻像潘洛斯階梯(Penrose stairs)──劉克明以為每一步的實踐能夠更接近成為「臣民」的條件,但實際上卻是被排拒在日本國體「血統的」論述之外──島民,並無法在從「中原」到「橿原」的論述中成為真正的帝國臣民。
  筆者以為,日本治臺後,臺灣漢學與日本漢學產生一定的關聯性,其交流與變異等諸多問題有待釐清。除了放下「漢民族主義」乃至於「本質性的反抗意識」的大旗,更應該從交流與變異的角度給予日治時期大量興起的詩社活動及累積的大量詩作一個公允的評價。期待未來有更多進一步的研究,使日治臺灣漢學脈絡有更清晰的樣貌。

留言板

分享你的留言